建筑业老大哥江西一建探访
发布时间:2013-04-10
《经济晚报》报道
五次站在“鲁班”肩上 一举摘取四顶桂冠
——探访建筑业“老大哥”江西一建
谢洪美
引子:
一举摘取四顶“十佳”桂冠
2012年1月18日,省政府在江西饭店召开新闻发布会,揭晓第一届江西省“十佳”建筑评选结果。对于这个结果,即使最不擅长统计分析的人也能一眼发现它的明显特征:建筑商呈现“一家独大”的现象——江西建工第一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西一建’),在“十佳”里一举夺得“四佳”,分别是该司承建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赣州市博物馆·城展馆、江西艺术中心。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强烈的好奇心和职业敏感驱使省内媒体记者纷纷前往江西一建一探这“一家独大”的背后。
集团高层:
“对工程质量有一股认真执着劲”
“江西一建人对工程质量有一股认真执着劲,承建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等五项工程,先后获得了中国建设工程最高质量奖——鲁班奖,是江西省获得鲁班奖最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其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新馆还被授予‘鲁班金像奖’,与北京天安门建筑群、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等一同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工程’。 2007年就被住建部、中国建筑业协会联合授予‘创鲁班奖特别荣誉企业’称号。”这是江西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平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对旗下江西一建的评价。
2011年:
业务承揽达成60亿 质量人民大会堂领奖
“改制三年来,江西一建业务实现‘连滚翻’,从2009年的十几亿,增长到2011年的60亿元,站在了历史的新高地,而且从北京人民大会堂捧回了公司发展史上第5个鲁班奖。”一见面,公司董事长刘小宜就自豪地告诉记者们,“鲁班奖央企拿5个不足为奇,但作为江西省的建筑企业来说就不简单了,全省1300多家建筑企业,目前总共才创11个鲁班奖,我们一家就夺得近一半!”
“虽然鲁班奖是一个质量方面的奖项,但是其评选过程不局限于关注工程质量,还关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新技术应用等各个方面,是对工程施工整体监控的一个要求。”公司党委书记饶羽翔向记者们强调。
“公司成立于1952年,历经近60年的风风雨雨,曾在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建设中屡建奇功。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江西一建是一支能打硬仗、善打政治仗的队伍,也是一家敢于担当,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省内建筑施工骨干企业,多年来,出色地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办的许多急难险重工程建设任务。” 说起公司的历史,总经理谌丰毅充满深情。
那2011年里江西一建是如何把握机遇,实现业务发展大跨越,同时工程质量又获得国家最高奖的呢?记者们一番探寻后,总结如下:
功在公司领导重视
实施创优工程中,领导重视,高位推动。江西建工一公司领导班子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班子成员以企业的发展为大家共同的事业,讲大局,讲政治,能以职业人、专业人、事业人、学习人的心态共事。公司提炼出来的企业精神“温厚 至诚 精勤 日新”这八个字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领导班子的主要管理风格。班子成员的关系简单而和谐,大家分工明确,位置摆正,以开放的心态,相互尊重、互相学习、善意包容,不搞小团体、不争权夺利,实现优势的互补,展示出了职业化管理团队应有的高素质。
凡是大型重点项目的参战人员,江西建工一公司都会进行优化整合,保证参战人员均具有较高的素养。同时积极与政府部门、建设单位通力配合。
形象为本,市场信赖“老大哥”。江西一建在多年的发展中,紧紧抓住市场形象建设这个重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优质工程,夺得了一项又一项荣誉:鲁班奖、中国建筑业最具成长性百强企业、杜鹃花奖、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AAA企业……这些,使企业在市场中的口碑不断厚实,国家重点工程、政治工程、民心工程特别信赖江西一建,以致市场上亲切地称江西一建为“老大哥”。
安全第一,警钟长鸣人心中。江西一建人深知,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2011年,他们通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使安全警钟长鸣每个人心中,施工安全检查合格率达100%,其中,两项工程获得“江西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称号,并被列为全省标准化示范工地现场会的参观工程。
质量立业,“鲁班”五临省一建。江西一建做工程特别注重质量在业内是出了名的,其中赣州市博物馆·城展馆工程获得中国建设工程最高奖——鲁班奖,2011年,从北京人民大会堂捧回了公司的第5尊鲁班金像;获得江西省工程质量最高奖——杜鹃花奖2项,省优工程9项。至此,在质量创优方面,江西一建一直保持了省内施工企业领先水平。
技术引路,企业展现新风采。2011年,江西一建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并取得技术进步效益率0.61%;申报了4项国家实用型专利,其中1项已经获得批准,主编1项行业标准的计划通过了国家住建部的审批;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添建项目等两项工程获得“省级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称号……
制度先行,管理渐成一体系。2011年,江西一建以集团启动的“管理年”为契机,重新研究制定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安全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技管理、企业综合管理、省内省外工程管理、监察审计管理以及党群管理等各项新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
人才兴司,队伍增添原动力。2011年,江西一建进一步完善了公司人才引进、使用、管理、培训教育等制度,投入培训教育资金80余万元,持续开展建筑工程关键岗位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等活动,“全国优秀总工程师”、“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建造师”等高层次人才不断涌现,人才队伍增添了持续推动企业发展原动力。
2012年:
发展确保快势头,质量再冲“鲁班奖”
“2012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鉴于国家下调了经济发展速度,今年我们承揽业务的指标规模是确保50亿,力争突破60亿,直至‘十二五’末要保持快速、持续发展。”公司董事长刘小宜自信地说,“今年前2个月承接业务已经超过10个亿,年底完成50个亿是完全有把握的,但我们要自我加压,力争突破60个亿!同时,工程质量方面,将再申报‘鲁班奖’精品1项。”
也就是说业务发展规模要保持业已创下的历史高度,同时工程质量确保精品不断,江西一建何以有如此信心?记者们从该公司3位主要领导的谈话中找到了信心源——
董事长刘小宜:注重领导班子建设,突出主业推动专业
“我们把班子建设放在事业发展的首位,目前是一个非常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政治坚定,善于学习,团结务实,敢于创新,领导有力。公司就像一艘大船,领导干部是领航者,正因为有好的班子,好的干部,公司的发展方向明确,规划有高度而不失科学;员工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整个团队拥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公司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
“做大经济总量,保持质量领先,仍是我们今年乃至‘十二五’时期的第一要务。只有做大经营规模,持续创造精品,才能加快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为企业经济转型提供条件。因此,我们今年工作的重心仍然是一手抓经营,一手抓质量。作为建筑公司,房屋建筑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还是我们的主业,是主要经济来源,是需长期依靠的支柱产业。”
党委书记饶羽翔: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要实现持续、快速的发展,必须要进行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做大做强做优主业,积累一定实力的同时,在‘十二五’时期我们一定要完成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营结构的调整。
现在西方的一些企业家,惊喜地发现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具有巨大推动力的智慧,都在纷纷效法。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型项目、重点工程项目中都已建立了党支部。同时,我们在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中,特别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精神、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等活动结合起来。“建筑美好生活”是我们提炼出来的公司使命。
总经理谌丰毅:创新管理,继续深化“管理年“活动
我们认识到,企业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不能代替管理创新,只有同时实现体制、机制、管理和科技创新,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将进一步深化集团去年启动的‘管理年’活动,不断提高管理创新意识,建立企业科学管理体制,完善新的管理体系,强化内部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急需人才的引进、开发和培养,当前将以加强职工培训,提高现有员工素质为重点,加大优秀项目经理的培养和造就,并下大力气让更多的员工考取办理投标和现场管理必须的各种证书,奠定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同时通过深化改革,搞好分配制度改革,对特殊的紧缺人才和关键人才实施有倾向性的激励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