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吹响冲锋号 党员过上“微生活”
发布时间:2017-03-03
近日,公司南丰县滨江一号项目党支部书记黄鑫一直忙着在微信上发布资料和“读书”。这源于他在项目党支部微信群中发起的两项项读书活动:“每月一本书”及“一建晚自习”。
2016年2月份,项目部刚成立,项目党支部书记黄鑫便在项目部建立了“滨江一号项目部”、“滨江一号先锋号”等微信群,吸纳党员、班组及群众等不同群体入群。
“微信群不但要建起来,更关键的是要管与用相结合,才能发挥大作用。”谈到微信群,黄鑫深有体会。近年来,他建起来的微信群日益成了项目部党员与群众学习交流的平台。
“消息才发布,晚上来‘职工书屋’读书的人便多了起来。”说起这次的“读书”活动,黄鑫自豪地称赞微信群的“威力”。为了让群众信服,党支书黄鑫的身影每晚都会出现在“职工书屋”中,自觉以身作责自觉接受监督。
在平时,这些微信群还是党员、群众议事的平台,项目部听取意见建议的重要渠道、监督民工做事的“天眼”。通过微信群,项目现场有什么材料需要移动或者别的指令,再也不用像以往那样喊破喉咙也没有听清楚,只需要微信对讲就行;有通知来不及召集会议,通过微信群通知大家,让工作方便了很多;班组每天汇报工作,也只需要通过微信,就跟管理人员互动起来。
借助微信群,平时交流较少的民工兄弟们可以直接对话、沟通,无论是组织民工技术交底、还是开展敬老院关爱老人活动,党员们都积极参与。在充分挖掘“微信群”各项功能的基础上,党员们沟通的形式多了,短信、图片、语音加强了交流的真实感,内容涉及学习体会、工作交流、人生感悟、美文赏析等。
不仅如此,“微生活”中还出现了“拼干劲”、“拼创意”、“拼认真”等多种名号的互推机制:拍下某个党员最拼命的镜头在群内分享,为他点赞,大大提高了党员们的活动热情,增加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拍下某处模板、砌筑等文明施工的细节,写上点评,在微信群中分享,或拍下某处脏乱差的细节,附注一下问题描述,上传在微信中……
这样的“微生活”给支部的工作带来了悄然变化,也日益影响着项目部的发展,让党务、业务与项目部更快捷高效地互动着。当好“微生活”里的领航人,俨然已成为项目党支部书记的重要工作。
黄鑫介绍说,党员是党组织的主体,党员‘微生活’不仅避免了以往党组织生活的枯燥,又能体现党员个人的价值,有效提高党员服务群众的热情以及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是激发党员聪明才智和参与组织生活积极性的好帮手。
